保卫JBJIERS的文化生活
更新于2023年8月7日, Author(s): 连雀
玫瑰色的大学生活?
在动画《四叠半神话大系》中,主角为了品尝传说中“玫瑰色的大学生活”,游弋于各种社团,不断沦为小丑。在JBJI,我们也会遇到这种问题吗?
值得庆贺的是,整个暨南大学都秉持开放包容的校风;不值得庆贺的是,整个暨南大学都秉持开放包容的校风。换言之,暨大在保持多样性的同时不得不同时接纳了自由松散的安娜其主义。安人们仇恨集体主义,所以暨大的社团活动嘛……不能说没有,只能说,草色遥看近却无。至于学生会和团委,相信我,在JBJI连入党都没几个人竞争的当下,学团的存在感实在不高。团委的主要工作是催班里团员做青年大学习,学生会通常会参与到学院公众号的撰写和编辑中,还会在学院搞活动的时候被拉去做苦力和充当气氛组。(不过还是建议各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单单听我吹水打屁)
P.S.吉协除外,上个学期末的音乐节超级高水平,可惜去现场看的同学有点少。
P.S.的P.S.本学期的学院辩论队大概也不会,据某JBJI辩论队队长披露,本学期的辩论队会比较活跃。
所以建议各位,相比“尸位素餐”的社团,某几个同好所构建的小团体抑或是地下社团,在未来的生活中与你的联系会紧密得多,不过这类小团体的缺陷是极度熟人社会,不在里面蹲三天连他们聊的梗的出处都搞不明白,比如某几个天天在大群里抓二次元的。但好处自然也显而易见,某位水先生甚至在某小团体内达成了北向资金购入的成就,虽然很不情愿但不得不承认,这个b通过霸占群内minority异性这一公共资产的龌龊手段,正在确确实实地享受玫瑰色的大学生活。
Anyway,我们在讨论文化生活而不是文化生活中的社会化活动,那么我们绕不开的就是图书馆。
泡馆,然后捡到男大学生
得益于JBJI松散的课程设置与不低的课程难度,JBJIERS会时常在图书馆陷入同英文和数学的鏖战。据暨南大学图书馆统计,JBJI学生的人均图书馆访问量排行全校第三,仅次于产业经济研究院与护理学院。不过在人均借阅数中却不见踪影,妈的,跟UOB拼了。
图书馆一共分5层,进馆需刷校园卡。除第一层外,各层的构造大同小异。一楼西侧有闲置电脑供使用,二楼有一个可使用的电钢琴(需佩戴耳机使用),五楼有一个较大的会议室。各层的自习区域均分为大桌与小桌,大桌可坐4人,桌上配有4个三孔插头和4个双孔插头;小桌只能坐1人,且无插头。
图书馆2-5层的南侧有研讨室,内有白板和桌子,可供4-6人使用,需在暨大图书馆公众号或暨南大学图书馆官网预约使用。请注意,研讨室并不隔音,内有监控,使用时请注意声量,不要亵渎神圣的图书馆。
除图书馆外,校内还有两处常用的自习室。一处位于图书馆后镜湖前,常年为考研考公党盘踞;另一处位于二期,为24小时自习室,主要服务人群仍为考研考公的学生,偶尔还会收留夜归次数到达上限的倒霉现充。总的来说,这两处自习室不太推荐各位前往使用。
镜湖边的卡夫卡
不过,我们似乎忘了一件重要的事——图书馆是用来存放书籍的,被当作自习室只能说是一种另类的悲哀。
暨南大学图书馆分为线上与线下两部分,线上图书馆主要服务于论文资料的查询与下载,线下图书馆则承载了暨大师生对于实体书籍与刊物的期盼。值得注意的是,新生需先在暨大图书馆公众号参加一个简短的读者培训与小测后方可获得图书馆的线下借阅资格。暨大图书馆官网与公众号提供图书查询功能,可在其上查询所想借阅的书目后直接前往借阅。若该书不在南校,可预约跨馆调配借阅,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将此书协调至南校,并置于图书馆西侧的架空层临时书架保管,然后通过短信通知你前往领取。
毕竟以文商科立足,暨大的藏书量还是相当多的,很多在孔夫子网上动辄成百上千的绝版书在暨大图书馆都能借到,鄙人就曾借阅过几本相当罕见(both)的当代社会学著作。除此之外,图书馆中的外文书数量也很大,对JBJIERS来说,未尝不是一种福报。
其实有时看图书馆里为了凑数搞了一大堆没几个人看的实体网文和成功学,搞得商品味很重,也是很唏嘘的。不过总而言之,藏书的种类的数量都堪称一流。配合libgen/zlib,绝对足以支撑本科期间的阅读需求。
云上的摩西
暨大图书馆的线上资源相当丰富,涵盖知网、万方、维普、SciFinder等国内外期刊论文平台,这极有可能是新生们未来查询资料数据的最主要途径(其实老登也很常用)。
首先,打开暨大图书馆官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四海搜索的搜索栏,个人亲测远比CNKI的搜索好用。此时点击页面右上角的“我的图书馆”,使用JNUID登陆即可获取线上图书馆的使用权限。
直接在四海搜索中输入所需资料论文的题目与关键字即可找到相关文献。倘若搜索情况不令人满意,可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在高级检索功能中,你可以为搜索结果设置相应的如作者、文献类型等限制条件,以便更快速地找到所需资料。
除图书馆资源外libgen和zlib也是JBJIERS常用的网络图书馆。这两个平台(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平台,zlib最早是libgen的镜像)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呈现了前现代状态下互联网精神的本真面貌——开放、平等、 协作 、分享,其颠沛流离的成长也揭露了web2.0生态下创作者的困境。唉,web3。
目前,两个站点均能在挂梯子的情况下直接访问。Libgen中的中文书数量不及zlib,前端页面丑得一批,但无需sign in,可以认为除了比较稳定外没什么优点。Zlib自从去年被FBI打击过一次后,稳定性大不如前,且钓鱼镜像网站较多,不过前端页面设计比较友好,sign in后仍可下载书籍。不过,相较于不怎么稳定的网站,zlib的tel-bot倒是一直很稳定,在用邮箱注册后即可获取其使用办法,笔者不再在此赘述。
除此之外,Github上也保存有数量不菲的各种书籍,有意者自取之。
西郊有密林
以下内容为笔者的私货环节,请不适者跳过该部分。
某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在其与朋友所组的不知名乐队的歌中写道:
大雾重重
时代喧哗造物忙
火光汹汹
指引盗寇入太行
笔者无意在本指南中指摘现如今的时代弊病,但只要读者能对身边的社会与网络风气有最基本的敏感,便能嗅到焦躁与分裂的气息。故而,在错综复杂的网络喉舌中寻找到可靠的新闻媒体便显得至关重要。
以下为笔者的个人推荐,答应我,不爱看的请划走。
《中国新闻周刊》:能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写出山西忻州矿工死亡瞒报的报道,不惧向境外势力递刀子,依旧折射出其人文主义光辉。
《半月谈》:前机关内部读物,虽然目前的水平远不及18年之前,但还是没有竞品。
《财新网》:100万人心甘情愿地向其支付688元的会员,无需多言。(财新有校园优惠,仅需268元,囊中羞涩者可考虑与同学合买)
《睡前消息》(半死):视频领域没有竞品。一想到ww和champion,我就忍不住大笑起来。
《36Kr》:财新的下位替代
《Wind金融》:相当好用的财经终端,时常推送统计数据。
《端传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数星星的星哥》:轻松向财经信息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被刽子手砍下了人头
魂魄还能留恋最后九秒
第七秒时突然从梦中惊醒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p.s.打个广告,辩论队招新中,有意者可联系笔者,我们欢迎一切思想的小火苗加入这一大家庭。
附录:连雀的探店小记
Rangoli.印度餐厅:很有阿三风味,香料极为复合,推荐有兴趣尝试印度菜的朋友前往一试。不过价格略高,人均120元左右。咖喱味道不错,千万避雷脆球。
区海鸡场饭店:在山腰上开了20多年,物美价廉,鸡有鸡味。人均50元左右,相当适合宿舍聚餐。
阿叔猪扒包:同价位下薄纱麦当劳和KFC。人均30元左右。
顺德火焰醉鹅:鹅是好鹅。人均70元左右。
标记美食新鲜猪杂:夜宵的不二选择,唯一的问题在于老板会要求你买足一定数量的猪杂才能解锁两吃与三吃的做法,不过猪杂很新鲜,味道相当普适,东南西北都说好。人均70元左右。
生记潮汕海鲜砂锅粥:味道很正宗,炒菜也没踩雷。问题在于卫生条件极差,晚上去还有直接递小卡片拉你去按摩的。人均70元左右。
大鲍哥吃煲专场:烧烤水平南村第一,老板时常在群里发优惠福利。人均80元左右。
钟村牛奶甜品:双皮奶和姜撞奶很棒,个人认为比润心略强一点。
牛少牛花粥:粥底火锅的连锁店答案,个人认为比顺德的杏坛公平靓正略强一些。人均100元左右。
客语客家菜:客家菜的连锁店答案,人均70元左右。
川国演义:改良派川菜,味道啊不怎么正宗但很温和普适,人均100元左右。
毕德寮:陶陶居的高端版,虽然还是半成品系列起码不会踩坑,人均120元左右
拉丁餐厅:烤肉自助,第三世界食堂,小北店内黑白黄比例约为6:2:2,相当亏贼。人均130元左右,适合补充大量蛋白质时前往品尝。
炳胜公馆:粤菜标杆,米其林一星。人均400元左右。
炳胜品味:炳胜公馆青春版,人均250元左右。
御宝轩:粤菜新兴馆子,烤乳猪堪称一绝,米其林二星,人均400元左右。
以上仅收录了笔者认为味道还不错的餐厅,欢迎补充。